2017年8月26日 星期六

早療融合 讓我們學習在一起

台灣的早療融合教育在近20多年開始推展,大多數幼兒園的融合對象僅為發展遲緩、輕度障礙幼兒。去年,心路萬芳發展中心在王詹樣基金會的支持下,展開中重度障礙幼兒的早療融合計畫,新嘗試充滿了挑戰。

早療融合 開啟新世界
一般幼兒園中,師生比約是1:15~20,相較於在日間托育的萬芳中心,師生比為1:3~4,老師不容易依照每個特殊幼兒的需要,進行個別照顧。

頌恩幼兒園與心路同樣創立於民國76年,從早期就重視「所有的孩子都有機會一起學習」,過去,心路早療社區資源中心的早療老師透過巡迴輔導,定期前往頌恩,指導幼兒園老師教導發展遲緩幼兒的方法。

然而,班上有遲緩兒,與班上有中重度障礙幼兒是兩回事。經過一學期的早療融合體驗,頌恩園長李如男感觸深切的說:「早療融合對我們來說,像是另外一個世界。」


尊重個別差異 漸進式的參與
計畫期間,萬芳中心的早療老師在每週的融合時段,帶著3位心智障礙幼兒進到頌恩的班級,秉持心路服務的「個別化原則」,運用每個孩子適合的方式,個別協助他們參與其中。

這說起來簡單,做起來可不易。最初,幼兒園老師常聚焦在特殊幼兒跟不上的地方,希望給予更多的協助,讓他們能與其他學生同步學習。然而,經過長時間的相處,以及與心路老師的反覆討論後,他們漸漸明白,當特殊孩子來到班上,老師只要從旁適時的引導,他們就能漸進式的成長。當到了學期尾聲,旁人已無法輕易分辨誰是一般生、誰是特殊生。


每個孩子 都能彼此學習
早療融合推動初期,有些頌恩的家長會擔心,自己的孩子和特殊幼兒相處,會不會變笨、被欺負。但在過程中,因著心路孩子的思考、動作都比較慢,頌恩孩子能有機會培養耐心、學習幫助他人;因著心路孩子表達喜歡的方式很直接、很特別,像是摸摸、捏捏對方,頌恩孩子能有機會認識與接納異己,心胸變得開闊。一個學期下來,兩邊的老師、家長、孩子都一起成長了。

今年八月,頌恩的小朋友來到萬芳中心,與中心的所有孩子相見歡。一開始彼此都感到陌生,不知該如何相處。然而,當他們一起唱歌跳舞,一起玩傳球、溜滑板等團隊競賽,到了分別時刻已變得熟悉,頌恩的孩子對心路的孩子說著:「我可以照顧你。」




愛在融合 幼兒園、日間托育一樣重要
早療融合教育是全球趨勢,在台灣,幼兒園的特教師資專業訓練、無障礙友善環境建置還不健全,此時,要推動融合教育,特殊幼兒的日間托育機構就扮演著重要角色。

儘管許多特殊幼兒的家長都期待著,自己的孩子能盡早進到幼兒園上學。但萬芳中心主任楊秀敏建議,在國內的融合環境尚未成熟前,中重度障礙孩子若能先到日間托育機構建立生活常規,培養基本的自理能力,再進到一般幼兒園融合,會更加合適。

新的學期即將開始,心路的孩子、頌恩的孩子,一起說聲:「這學期也請多多指教。」
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