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9月16日 星期六

在社區成家

全台第一間小型住宿機構-社區家園
「我希望看孩子不用到太遠的地方……」這是20、30年前,許多家長的心聲。
家有住宿需求的智能障礙孩子,家長沒有什麼選擇,多是送進地處偏遠、上百人同住的大型教養院中。
自此,孩子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,家長也在距離與交通的限制下,遙遙思念。

社區家園開幕時,大家歡喜開幕剪綵

推一把 讓高牆倒下
在智能障礙者家庭中,父母帶著孩子同歸於盡的新聞事件日有所聞。社會服務不健全的年代,家長們日日擔心自己老去時,孩子頓時失去了倚靠,該何去何從。送至教養院裡的孩子,多是距離遙遠,家長久久見一次,看著孩子與上百位的障礙者同住在封閉的環境中,漸漸封閉了心、縮減了心智。
期望能止住老爸爸、老媽媽無盡的淚水,也呼應國際「去機構化」的浪潮,1990年心路成立初期,在文山區買下四層樓的老舊公寓,成立了社區家園,服務近20位智能障礙者,成為台灣第一個小型身心障礙機構,也成為台灣第一個以「家」為核心理念的服務模式,由每6-7個障礙朋友組成一個「家」,讓身心障礙者擁有自由選擇生活在社區的權利。

早上起床,到附近熟悉的早餐店買早餐
住進社區 共組一個家
依照當時台灣的殘障福利機構設施標準,限制社福團體須服務50人以上才能成立機構。社區家園成為了台灣第一間的小型住宿機構,從座落的地點、服務的人數與服務的內涵,都積極展現出以建構社區支持網絡為目標,經過多方努力,更促成了台灣社區小型機構的立案修法。 小小的家園,是這群智能障礙大朋友的家,有許多的住民已在這裡住了20多年,他們熟悉彼此,生活相互配合、家事分工合作,在家園裡相伴著成長。 他們到商店購物,到公園或學校運動參加社區活動,與社區鄰居在廟堂前的廣場觀賞戲曲演出,他們自然而然的參與,再重度的智能障礙者,也能融入社區,展現出生活的能力與活力。

經過長期的相處,社區民眾也友善回應。倒垃圾時,鄰居阿姨會熱情的打招呼;採買生活用品時,超市店員會耐心的配合,讓他們一一結帳;遇到他們心情不好時,鄰居或店家也會很淡定的給予時間、空間,讓他們學習紓解自己的情緒。

點滴學習 社區裡落地生根
許多研究指出,越接近一般社會大眾生活的環境,越適合智能障礙者學習與生活。大部分的障礙者無法將所學舉一反三,就算學會了3乘以10等於30的乘法算式,還是無法在市場買3顆10元的蘋果時,算出3顆蘋果的價格。 對他們來說,生活技能的學習,就是要在每個生活情境中,反覆地做,無數次經驗的累積,這件事對於他們才有意義,才有學會的可能。 多年來,家長們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社區家園學習生活自理、作息安排,一點一滴的累積出屬於自己的成長步伐,儘管只是一點點,都感到非常欣慰。 當他們經過一次次的嘗試,生活經驗充足了,有一天他們學會了,與附近鄰里的距離也拉近了,他們也能在熟悉的社區裡,落地生根。
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